第97章(1/1)

自从董卓火烧洛阳之后,洛阳一带就没了人烟,当年的洛阳皇宫包括洛阳城,在多年之后也依旧是一片废墟。

刘协在这种时候回到洛阳所能看到的除了一片废墟大概也不会有其他东西了,同时,也因为这里已经没有了百姓,因此他们连一点吃的东西都找不到。

如果只有刘协身边几人的话,大家挖点野菜什么的,也能凑合着填饱肚子,然而事实是,刘协并不仅仅是带着身边几人逃出来的,还有一些忠诚于皇帝的大臣们。

李傕郭汜互相攻伐,他们的部下如杨奉董承等人就趁机带着皇帝跑路了。

不过他们的兵马到底不多,带的军粮也有限,路上又时不时的遇到追兵,此时军中粮饷尚且紧迫,皇帝那里也是分不到什么东西的。

毕竟刘协这个皇帝,从最开始的时候就是被人捏在手心里玩的。

杨奉在这件事情上更为强势,他还要应付后面李郭派来的追兵,虽然那两人忙着撕逼,但派点人出来追皇帝还是能够做到的。

杨奉的实力本就不强,一路到了现在日子也过得紧巴巴了,不过他到底是没打算饿死皇帝,只不过每日让人给刘协送去的粮食都是有定量的而已,并且完全吃不饱,十几岁的少年,正是长身体最快的时候,也是最能吃的时候,杨奉每日两个窝头的养着皇帝,那能行么。

刘协虽然没被饿死,但他确实是一直饿肚子的,从来就没有吃饱的时候。

至于说那些跟随刘协一起逃出来的大臣们,日子就过得更惨一点,杨奉不想饿死皇帝,但对这些人可是半点不在意,因此这些大臣们是分不到军中食物的。

他们想要填饱肚子,就得自己想办法。

于是大家一路从长安逃到洛阳,个个都练就了挖野菜的好本事。

当然,也有厚脸皮。

他们每日得为刘协去杨奉那里讨要口粮,毕竟杨奉是不爱记着这事的,就算记得,也只是少少的给一些,在军中存粮越来越少的现在,杨奉已经一再的克扣皇帝每日的口粮了。

于是这些大臣们就得在自己也肚子空空的情况下,厚着脸皮去跟杨奉要口粮,有些时候,真的是为了半块面饼都能扯皮好半天,毕竟,多半块,也许刘协就能吃的更饱一点。

这时候倒是董承陪伴在刘协的身边照顾他了。

要说起来,这事其实不能完全赖杨奉,毕竟他们最开始的时候其实想法是很简单的,当年何进与宦官撕逼,董卓作为何进的部下,抢了皇帝,于是权倾天下,全家老小都跟着上天,后来董卓和王允撕逼,李傕郭汜两人作为董卓的部将趁势而起,于是皇帝落到了他们的手里。

虽然李郭的日子是比不上董卓的,但这么些年了,也没见哪家敢去攻打他们二人,毕竟打他们就是打皇帝呀,打皇帝就是造反。

而现在,李郭两人撕逼,于是杨奉和董卓一合计,得,我们的机会到啦!

然后他们就带着皇帝跑了。

但他们错误预估了自己的力量,也忘了思考以后的道路该怎么走。

他们本以为李郭此时忙着撕逼应该没空管他们,但事实是这两人就算忙着撕逼,但也能派出小股兵马追着他们后面揍。

最重要的是,他们并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这就造成了现在的场面。

杨奉心里当然是窝火憋气的,本以为抢了皇帝就能逍遥自在,哪知道还有这么多糟心事,他现在忙着对付李郭的追兵,这是生死存亡的大事,刘协那里只是饿肚子而已,这算什么?

还有那些官员们,打仗的时候一点用处都没有,还得靠着他保护,到了吃饭的时候却积极的很,个个张着嘴跟他要吃的,好像他的后勤很有保障似的。

所以说,杨奉在某种程度来讲,也是被逼无奈了。

至于说董承,他则陪伴在刘协的身边安慰他,给他出主意,董承比杨奉聪明的一点就是,他非常清楚刘协是目前他们手里的最后一张牌了。

杨奉的做法简直就是把这张唯一的底牌往外扔,这不是傻么?

这天下难道会有人在乎杨奉和董承的生死?

没有人会在乎的。

但皇帝却一定有人在乎。

董承又或者杨奉死了,那些诸侯们别说是皱眉头,恐怕这消息他们压根不关心,根本不会有人对他们说起这事,但如果皇帝死了,那可是要翻天的。

因此,皇帝是一定要拿捏在手里的。

这时候他们没有物质和武力,但杨奉还有自己在,他可以跟皇帝打感情牌呀。

果然,到了现在,虽然是杨奉养着皇帝,也是他每天操心着抵挡追兵的事情,但刘协提起他的名字就直皱眉头,对这个人十分厌恶,可说起董承,刘协却是十分感动了,即便董承除了陪在他身边,又或者去跟杨奉扯皮要粮食之外,啥事都不干。

到了这时候刘协倒是有些怀念在长安的日子了。

最开始的时候,董卓虽然对他不好,但也仅仅是把持朝政,并且看起来很吓人而已,每次吓到了刘协,看着刘协惊恐畏惧的样子,董卓就会哈哈大笑,但物质生活上,董卓倒是没有亏待过刘协的。

至于说后来落在李郭手中,这两人对刘协是不如董卓的,但他们至少也好吃好喝的养着刘协,让他住在长安的皇宫里,即便不奢华尊贵,倒也是也穿不愁。

可现在,刘协终于体会到饿肚子是什么样的感受了。

最后,董承给刘协说道:“陛下,已经不能再这么下去了,我们必须找到其他的出路才行啊。”

再保持现状的话,他们也只是等死而已。

刘协知道这一点,因此他对董承问道:“卿以为,该如何呢?”

董承既然会对刘协说出前面的话,他自然是是已经有了想法的,这时候也就说道:“请陛下下诏,令官员前来勤王。”

否则他们真的是要被打死或者饿死了。

董承很清楚,如果他们失败被抓,李郭纵然胆子再大也是不敢杀死刘协的,他们至多只能继续把皇帝关在长安的皇宫里而已。

但追随着刘协出逃的官员,包括他董承,那是一定会死的。

可刘协听到董承的话也只能叹息:“真的会有人来救朕吗?”

灵帝在时他还太小,等他渐渐长大懂事,他看到的就是,这天下群雄割据的情况,不要说是那些名气大实力强的,如袁绍曹操袁术等人,就算是李郭这样的,在中原不少人看来根本不入流的角色,在刘协看来已经很厉害了。

他被这二人捏在手里玩弄,完全没有反抗之力啊。

此时董承让他下诏,刘协就很迟疑,他真的能够号令那些人吗?

或者说,那些人真的会听他的吗?

董承道:“此时已经没有其他的办法了,而且,这事一定要偷偷地做,不能让杨奉知道。”

刘协也不喜欢杨奉,对于这一条是完全没有任何反对意见的。

于是在曹操接到刘协东逃至洛阳的消息没多久,他接到了传说中的皇帝诏书。

刘协如今的处境艰难,就连所谓的诏书都十分寒酸。

诏书上所说的事情也只有一件,让他们出兵勤王而已。

曹操看了看把这诏书放在了一边,然后自己沉默了,这时候也没人好问曹操的意思,显然曹操还没有做出决定。

……毕竟,那可是皇帝啊。

只是,陈宫却在这时候说话了:“主公,冀州那边,可有什么消息么?”

这话说的曹操脸色一变,最后还是开口了:“先等等。”

这个所谓等,等的就是袁绍。

因为曹操很清楚,此时天下间最有资格迎奉皇帝的人,除了袁绍就是袁术,曹操的实力确实不差,如今的名声也很大,但比起袁绍就有些让人担心了。

更何况,袁绍的并州也快要到手了。

可以说袁绍是拥有近三个州的地盘了。

而且此时的曹操和袁绍还是同盟,并且暂时不打算闹掰,从这一点考虑,这件事情曹操必须要得知袁绍的态度才可以。

只是话是这么说,曹操心中不免就觉得有些憋屈了。

当然,也因为这事,曹操开始调整目前的人员布置,比如说曹旭纪衡什么的就别在外面浪了,趁早回来。

在曹操这里做出安排的时候,另一边的袁绍也在思考差不多的问题。

当然了,袁绍是不需要考虑别人的,他只需要考虑自己就足够了,可袁绍在这件事情上很犹豫,他不知道是否应该接下诏书然后去救皇帝,还是该继续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不过袁绍有一点好办的就是,自己不知道没关系,他还有手下的一大群谋士呢,问他们的意见就好啦。

这时候他的谋士沮授说道:“请主公遵从诏书,迎接天子。”

袁绍就问他原因。

沮授道:“迎奉天子难道还需要其他的理由吗?只要他是天子,这就足够了,要不了多久并州就会是主公的,那时候主公手握三州之地,可以说是目前天下最强大的一家了,可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样的强大,仅仅是武力上的强大,互相攻伐这种事,在道义上本就站不住脚,可有了皇帝就不同了,那个时候主公无论做什么都可以名正言顺,因为那是天子的意思,‘挟天子以令诸侯’不过如此。”

可许攸却在这时候嗤笑一声:“庸人之见。”

说完这话,他站起身来,对袁绍说道:“主公,这完全就是一派胡言,挟天子以令诸侯,说的倒是好听,但此时的天子真的能够号令天下吗?主公可不要忘了董卓的前车之鉴。”

啥李傕啥郭汜,咱们不跟这种人比,咱么就跟当初最强大的董卓来比。

那时候董卓说废皇帝都能给废了,权力何等之大?更别提那个时候因为大汉的天下还没有彻底乱套,天下人对皇权还是有敬畏之心的,那么那个时候的董卓能够号令天下了吗?

董卓不仅没能成功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反倒是招惹出了天下群雄联合起兵讨伐他的事情来,最后被打的狼狈逃出洛阳。

因此许攸觉得皇帝压根就是个累赘,要来也没用。

沮授道:“这才是最短视的话!主公英明神武,袁氏四世三公,再加上此时我们有百万之师,如何是董卓之流能够相比较的?主公,此时我们最需要争取的,就是日后的政治资本啊!”

许攸反驳道:“政治?既然你说到这个,那么我也给你细数一番。”

他对着袁绍一拱手:“主公,此时您手握三州之地,各处都听您的号令,您一声令下,从上至下文武官员就没有不从的,但如果迎接天子来了冀州呢?天子不是什么小猫小狗,接回来的只要给点吃的养着就好,需要挠人的时候再给放出去,那可是天子,是这个天下名正言顺的主人,更何况,主公到底也是汉臣,那么天子来了之后,主公是要学董卓把持大权最后落得一身骂名,还是要将大权拱手让出,以后一切都听那个小孩子的?”

荀攸看着袁绍:“主公可要想清楚了,到底谁才是冀州的主人。”

这话说的袁绍迟疑起来。

他原本听沮授说的挺好,就觉得也可以把皇帝接回来养着,反正他不差那一口饭,就算是盖宫殿他也能养得起,但此时许攸的话又让他动摇了。

沮授心中着急,当即就要反驳,但许攸的反应比他更快。

沮授看见许攸看他一眼,露出一个不屑的笑容之后,还没等沮授反应过来许攸这是什么意思,许攸就对袁绍开口了。

“主公可不要忘了,您当年是不支持当今天子的。”

这话说的袁绍神色大变。

许攸不愧是他的老朋友,他或许比不上曹操,但他对袁绍的了解一定是远胜冀州目前在场的一众人的。

果然,许攸说出了这句话,彻底坚定了袁绍的想法。

皇帝不能要!

沮授看到这里只能叹息……

希望皇帝最后还是落在如同李郭又或者杨奉这样的人手里吧,这样他们还可以过安生日子,否则,若是曹操又或者袁术得到了皇帝,那么这天下的局势就要变了。

袁绍这里的消息传的很快,尤其是曹操还格外关注他的时候,袁绍这里才刚做出决定,就有人快马加鞭连夜送去了曹操那里。

于是袁绍开会之后,曹操也得为这事开会了。

但比起袁绍那边,此时曹操这里并没有人敢说话。

直到曹操自己忍不住了:“你们平时不是都很有主意吗?怎么这时候却都不说话了?”

可这时候真的没有人愿意开口。

最后还是荀彧心中叹息一声,觉得有些话总是要有人说的,既然别人都不说,那就让他来说好了。

荀彧对曹操道:“主公,在考虑是否迎奉天子之前,您也需要考虑一下,这件事情对于您和袁绍,到底意味着什么,天子和袁绍,这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

曹操神色一变。

这下他明白为什么大家都不说话了。

因为这种事,压根张不开嘴啊。

曹操如果像袁绍一样决心装死倒是容易了,可如果曹操决定要皇帝,那么他和袁绍还能维持现在的关系吗?

皇帝和袁绍是不能兼容的,曹操得到了皇帝就必定会失去袁绍,因为那样做曹操就是在告诉所有人他有野心,他想要更进一步,也是告诉袁绍他已经不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了。

袁绍是有雄心的。

到了那个时候,两人必然是有冲突了,也就是说,接受皇帝之后,曹操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与袁绍为敌了。

即使曹操不那么做,袁绍也会认为曹操要那样做的。

否则何必去迎奉皇帝呢?

这件事情本身就证明了曹操的野心。

当然,曹操此时也明白了另一件事情:“你们都不说话,因为你们都是赞成要我遵从天子诏书,去迎奉天子的,是不是?”

正因为这样,正因为他们所有人都清楚的知道袁绍和皇帝只能二选一,选择了皇帝就必定要和袁绍闹掰,因此他们才都不说话。

但就如同曹操所说,他们不说话,本身就已经说明了他们的态度和选择了。

陈宫问道:“主公真的做好了这样的准备,有这样的决心吗?”

曹操没说话,显然,这对于他来说也是个很难抉择的事情。

至少从曹操的角度来说,他并不想和袁绍为敌。

最后大家虽然是一大早就来开会,但却压根没有得出什么结论,中午的时候曹操让人去休息,自己却依旧在思考这件事情。

纪衡刚进临淄的城门就被人叫住了,然后来人表示,曹操正等着纪衡呢!

纪衡不用问也知道,这时候能让曹操急急忙忙叫他过去的事情,只能是与皇帝相关的。

他对身边一起回来的曹旭说道:“你先回去,我去孟德那里看看,他这时候恐怕也犹豫的很。”

曹旭却说道:“我跟你一起去。”

纪衡想了想没有反对。

因为纪衡和曹旭两人是一路快马加鞭,从徐州赶回来的,时间又刚好卡在了中午,于是去了曹操那里的时候,曹操很干脆的让他们一起吃饭。

桌上已经摆好了饭菜,显然是在等着他们了。

这年头并没有什么一日三餐的规矩,不过纪衡不习惯一天只吃两顿饭,他总觉得肚子饿,还是三餐比较符合习惯。

最后在他的带动下,青州不少人目前都吃三餐了。

曹操也不例外。

不过就算是吃三餐,中午的那一顿也不像后世那么重要,就如同现在,曹操这里也只是简单的一人一碗米饭和一荤一素的菜而已。

快速的解决了午饭,之后就说起了关于袁绍和皇帝的事情。

关于这个问题,曹旭听了之后也跟着沉默了,从个人角度来说,她是很喜欢袁绍的,但这种时候并不是她喜欢就够了呀。

他们需要考虑的是更重要更现实的事情。

于是曹旭不说话了。

这种事她是不懂的,也就只能听着而已。

纪衡却对曹操说道:“孟德,我们不谈其他,也不说皇帝又或者袁绍,仅仅是说一说青州的未来。”

他称呼曹操的字孟德而不是主公。

多数时候,谈正事纪衡和曹旭一样,都是称呼曹操主公的,这是办公事。

而家里的事情,或者说,除了公事以外的事情,曹旭就照常管曹操叫哥哥,纪衡则称呼孟德。

这次非常少见的,纪衡在这种时候称呼曹操为孟德。

这种不同寻常同样也让曹操察觉到,接下来纪衡所说的事情恐怕也是不一般的。

曹旭则想起了之前纪衡给她做的那一番分析。

不可否认,纪衡不是什么智谋之士,他比之陈宫荀彧之类,在这方面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但纪衡在大局上一直很靠谱,从黄巾之乱,再到济南,再到青州,一直以来,纪衡在大事大方向的把握上都是很准的。

因此这种时候曹操就很愿意听听他的话。

纪衡道:“按照最新的消息,并州大半已经落入袁绍手中,如果不出什么意外,要不了多久并州将全部归属袁绍,既然如此,我们便以此为前提来做个分析。”

曹操点头,他赞同这一点。

并州眼看着是袁绍的了,也就不必再分开算了。

纪衡道:“凉州边远之地,而且自从上次的内乱过后就元气大伤,一直没能恢复过来,就算恢复过来,恕我直言,多少年来,凉州也没能真正的对中原大局产生过影响。”

毕竟太靠边了。

如果说近期影响最大的一次,那还得是灵帝时候边章韩遂的那次叛乱,这时候倒也不必再提了。

把太靠边边上的凉州去掉之后,纪衡的手指沿着地图画了个圈:“此时并州,冀州,幽州都已经属于袁绍,而剩下的……青州和徐州在主公手中,司隶地区被分出一块为雍州,此时正是李郭二人的地方,至于说洛阳,一个十里无人烟的地方也是不必考虑的,那么就只剩下了兖州刘岱了。”

纪衡给了个总结:“如今的北方除了主公和袁绍,也就只剩下李郭二人和一个刘岱,主公以为,解决这两方又需要多少时间呢?而此事之后,袁绍在北方最大的威胁又是谁呢?”

曹操再怎么跟袁绍一条心,那也是分的两家。

是两家总不如一家。

袁绍若是要和袁术相争,或者不提袁术,仅仅是为了他自己的雄心,统一北方也是势在必行。

袁绍不是给一块地盘就能安分过日子的人,否则他当初打什么幽州,此时又干什么要去打并州?

对于袁绍和曹操这样的同盟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有外部威胁,一旦外部没了威胁,他们立刻就会成为对手。

别提袁术。

在陶谦失败之后,袁术除了自己亲自打到北方来,已经没有了威胁袁绍的可能。

但袁术能打过来吗?

刘表第一个就不同意。

而只要刘表能把袁术拦住,那么北方最大的矛盾将会在曹操和袁绍之间爆发。

话说到这里,曹操已经明白了纪衡的意思。

他没有直接跟他说不要再跟袁绍玩了,咱趁早单干,但他所作出的分析,确确实实就是在告诉曹操这样一个事实。

但曹操却不可能反驳,他也没法反驳。

纪衡说的,全部都是未来一定会发生的事情,关于这一点,曹操知道纪衡不是在说假话的,他自己想想也能够明白的道理。

所以曹操真正要面对的问题就已经很简单了。

是为了一个原本就撑不住几年就得闹掰的袁绍放弃皇帝,还是为了一个能够带来长远利益的皇帝放弃袁绍?

这一点,已经不需要有人去教曹操如何选择了。

曹操自己应该也是很清楚的。

当然,纪衡不否认刘协也是个坑货,关于衣带诏那档子事情也确实坑了曹操一把,但那又如何呢?

比起迎奉皇帝给曹操带来的好处来说,衣带诏和刘协平日里的那些小折腾,压根不能算是个事儿!

曹操人生的最大转折点在于他得到了皇帝,从此他有了逐鹿天下的资本,正是皇帝让曹操迅速的强大起来。

董卓最后被人打死,那是因为董卓太贪婪也太愚蠢,曹操不是董卓,他可以把皇帝这张牌打的更好。

有了纪衡的这一番话,曹操终于彻底下定了决心。

而一旦曹操在这件事情上做出选择,大家也就可以畅所欲言了,接下来的事情反而不需要纪衡太过操心。

毕竟曹操对他的认知并没有很大偏差。

靠着现代的剧透开挂,纪衡在大方向的把握上,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人能够做的比他更好,但同样的,他到底还是个普通人,实在是不合适做那些需要高智商的事情,尤其是需要比智谋比心计的事情,这一点纪衡是远远不够格的。

因此纪衡从来不在这种事情上多嘴。

曹旭就更是如此了。

虽然她自从曹操做出了决定就表现的心情不太好的样子。

“总觉得做出这样的选择,有些对不起本初呢。”

曹旭说过的,曹操要做的事情,她能够帮忙的都会帮忙,她也会尽力的支持曹操,但这不代表她觉得这件事情做的很好。

要说起来,袁绍也是个不错的人吧?

纪衡摸摸她:“那可不好说呢。”

就算曹操此时不选择和袁绍闹掰,难道袁绍就真的对曹操放心了吗?

是的,在很多事情上,袁绍比袁术靠谱的多,他对曹操也确实够厚道。

可曹操对他难道就不厚道吗?

两人之间不过是互惠互利,互相帮助而已,并不存在什么谁欠着谁的关系。尤其是,如果说起袁绍的话,纪衡并不觉得他和曹操之间的关系真的有那么完美无瑕,从之前袁绍提出购买投石车的事情就知道袁绍并不放心了。

袁绍真的无心针对曹操吗?

怎么可能。

就说之前出兵攻打徐州的事情,纪衡相信,如果不是曹操的反应足够快的话,袁绍是不是会做出和袁术差不多的,等着渔翁得利的事情,那可不好说。

毕竟他差点就真的那么干了,对吧?

曹操的反应足够快,因此他打动了袁绍让他出兵,可需要曹操去做这件事情本身就已经说明了两人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好。

而且……

“你知道张郃出兵的代价吗?”

曹旭摇头,一脸茫然:“本初不是没要钱吗?我们只提供了粮草军饷而已。”

纪衡哼哼了一声:“我就知道是这样的,他确实没要钱,也因此赚足了好名声,但他拿走了另外一样东西。”

纪衡看着曹旭:“他要求了青州纸在他所拥有的地盘,当时是只有冀州和幽州这两块的全部代理权,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青州纸如果往冀州和幽州卖,那只能是我们直接卖给袁绍的,这种最初级的销售环节,就算赚钱又能赚多少?可袁绍却因此垄断了冀州和幽州的所有纸张生意。”

这能给袁绍带来多大的利润,就算曹旭不懂这一行,也大致可以想象了。

要知道目前来说,青州纸可以说是青州最赚钱的一项了。

袁绍看似没有要什么,但实际上他已经得到了最大的好处了。

这种事,从来就没有什么无私的奉献和帮助。

听到纪衡这样说,曹旭心情复杂。

“果然长大了世界就变了呢。”

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无论是她还是曹操,又或者是袁绍。

以前在洛阳的时候,大家明明不是这样的呀。

纪衡摸摸她:“行啦,这个世界总是会这样的,没有什么会不变的。”

曹旭看着他:“那么你呢?哥哥和本初之间会变,我和哥哥之间也会变,那么你呢?你会吗?”

这样的问题是很难回答的。

纪衡知道曹旭是很认真的在问这个问题,这不是敷衍的事情,他必须要认真的回答才行。

纪衡当然可以对曹旭说出永远这样的承诺来。

但其实谁都知道,任何誓言,如果在最开始就加上了永远,那么本身就证明他是靠不住的。

脱口而出的永远,是最不能相信的词。

但纪衡还是很认真的回答了曹旭:“我自己都无法保证这种事,但也许我可以用接下来全部的生命来向你证明它。”

“我或许会变,但那不会更坏。”

就算是爱情,也没有人可以把最初相恋时的爱情保持原状一辈子,有些事情总是会变的。

就像是纪衡,他如今对曹旭和当初新婚时对曹旭的感情就已经有了不同。

但那不是更坏的事情。

毕竟要算起来,那时候的纪衡也不过二十二岁,可算算现在,他差不多也三十岁了。

曹旭回去之后翻出了一套白玉的弓马,纪衡看着有些眼熟,仿佛是家里的老物件了。

曹旭给他解释:“这是本初送我的东西……好吧,要说起来,那个时候应该算是送给哥哥的。”

她的指尖拂过玉器光滑的表面:“算起来,应该是我抓周时候的事情了。”

曹旭的心情是很复杂的。

但无论如何,日子还是得过,该做的事情也依旧是要做。

曹操最后派曹仁带兵前去迎接天子。

当然了,这种事要忙活的大部分是文官们,对于武将们来说,这虽然是大事,却不是目前最要紧的事情。

最要紧的事情是,他们又得考试了_(:3ゝ∠)_

于是最近的熹平馆成了武将们最爱的去处,不仅仅是因为熹平馆内的藏书,更因为那里还有蔡琰。

蔡琰用事实证明了,学霸到了哪里都是学霸这种理论的正确性。

哪怕她之前从未学过青州的那些新学科,但在到达青州之后,蔡琰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赶上了进度,目前更是已经学到了中级课程了。

青州的课程分为基础课,这是所有人都必须要学的,而中级课程是留给文官们的,这个倒是不用都学了,只要求有针对性的通过三门课程就可以。

而剩下的高级课程则是留给纪衡他们那帮子专业人士的,比如纪衡自己就通过了大部分高级课程的考核。

当然了,他对于下属就宽容很多,将与自己所负责的事情相关的专业通过两门就足够。

话是这么说,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和纪衡相比的,蔡琰此时就已经通过了中级课程,并且正在学习高级,这真的很让人敬佩了。

不过这并不是最让人敬佩的。

目前来说,稳坐青州武将第一宝座的人,依旧是高顺。

大家也是真的很佩服高顺的。

然而按照曹纯的说法,大家敬佩高顺并不仅仅是因为高顺是武将中的学霸,而是因为他还拉扯着一个简直令人绝望的吕布啊!

吕布真的很让人绝望。

比如说此时他已经恨不得画圈圈诅咒荀攸了。

“都赖公达,今年的考题又要变难了!”

曹旭戳戳身边的曹纯:“奉先这表情……我总觉得等会儿应该去提醒公达最近出门注意一下人身安全。”

曹纯:“……”

说的好像只要注意了,吕布就揍不到一样→_→

此章加到书签